|
神山堯龍我家鄉(xiāng) 羅連祝 在我老家鄉(xiāng)鎮(zhèn)坐落著一座神山名叫堯龍山。各位讀者是不是一聽這個名字,就有點與眾不同。名字里面出現(xiàn)了堯和龍,將兩字拆開,堯在我們?nèi)A夏兒女心中是一位遠古的皇帝,名為帝堯。龍,也是我們?nèi)A夏兒女最崇拜的傳說神獸,是祥瑞代表。我們中華名族自詡龍的傳人。的確,咋聽這個名字,就感覺此山有種超然物外的存在,無形中給此山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,也很容易勾起你內(nèi)心探索的欲望,它承載著我很多童年美好的回憶。 打開我家大門,向?qū)γ孢h眺望去,一座連綿起伏的大山映入眼簾,此大山諸峰突起,山脈眾多,溝壑縱橫,好似萬千游龍,朝拜和拱衛(wèi)著堯龍山主峰,極盡堯堯之貌,故名堯龍山。山體南北方向延伸,他就像一條游走的巨龍,張開那偉岸的身軀,將你的視野一下子隔斷,使你再也看到不到身軀后面的風景。仔細觀望大山,可以講大山分為三部分欣賞,最下面是山腳,坐落著千家萬戶。中間部分,遠望過去,是一片黑黢黢的懸崖峭壁。在瞧大山頂部,順著大山走勢觀察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中間有一座小山峰凸起,隱隱約約感覺有房子身影,不錯那就是堯龍山的主峰堯龍頂了,海拔1795米。遠觀堯龍頂,猶如一座巨大的佛祖頭像,雅稱“佛陀”。 堯龍山,在我們老家附近一帶小有名氣,一年四季都有游客慕名前往。近幾年,隨著鄉(xiāng)村旅游的興起,堯龍山是我們鄉(xiāng)鎮(zhèn)鄉(xiāng)村旅游的發(fā)展對象,也是我們鄉(xiāng)鎮(zhèn)發(fā)展鄉(xiāng)村旅游的牌子。就在前幾年,我們鄉(xiāng)鎮(zhèn)還叫天坪鄉(xiāng),為了發(fā)展好鄉(xiāng)村旅游,天坪鄉(xiāng)這個名字已經(jīng)開始慢慢淡去,我們鄉(xiāng)鎮(zhèn)已經(jīng)更名為堯龍山鎮(zhèn),現(xiàn)在網(wǎng)上地址也用這個了。近幾年,堯龍山的游客逐漸增多了,特別是重慶游客,大概是我家鄉(xiāng)鎮(zhèn)離重慶近吧。我們老家鄉(xiāng)鎮(zhèn)是貴州北界最后一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接壤重慶市綦江區(qū)安穩(wěn)鎮(zhèn),素有“黔北門戶”之稱。鎮(zhèn)內(nèi)交通方便,有國道G210公路,有蘭海高速公路,還有今年1月25日全面通車的渝貴高鐵,這些交通路線從我們鄉(xiāng)鎮(zhèn)貫穿而過。重慶到達我們這里,通過蘭海高速最多兩個小時吧,比去貴陽近多了。 在我老家附近有一座寺廟,名叫峰巖寺,兒童時的我們經(jīng)常去那里玩耍,那里有水有山,約幾個小朋友一起玩水,爬山更有趣。記得當時,我奶奶在那里看守寺廟,時常去找奶奶聊天玩耍,奶奶也時常跟我們講故事。我奶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佛教信徒,忌吃渾,兒童時期的我也時常疑惑,為何奶奶吃菜油也不吃豬油,這個問題直到我慢慢長大開始懂了。記得那個時候,寺廟里有很多菩薩,有財神爺,觀音菩薩,如來佛祖,還有老龍王等等菩薩很多,每到香會時候,很多善男信女來這里燒香拜佛,很是熱鬧。我們也會趁這個時期,去那里玩耍湊熱鬧。當時時?吹剿聫R主持代替游人給堯龍山寺廟燒香祈福,在遠眺仰望堯龍山主峰,的確那里有濃濃的白煙升起,似乎那里香火更旺。也有從那時開始知道,堯龍山也是一個信佛之地,還聽說那里有和尚看守。兒童時的我們對和尚特別好奇,只是沒有親眼目睹罷了。 小時候,父親、母親還有村里的人在秋季那段時間里起的很早,大約凌晨四五點就起床了。他們一出門,背著一個大竹簍,一把刀。一般出去,要到下午傍晚時分才回來,回來時滿竹簍都是竹筍,我們也很是高興有竹筍吃了,三姊妹一起幫助雙親剝筍子皮。后來慢慢知道,這些筍子就是堯龍山采摘來的,那時候也才知道堯龍山是一個盛產(chǎn)竹筍的好地方,距離我家很遠很遠,不然父親們我不至于起的那么早,回來的那么遲。 寒風刺骨,意味著一年冬季的來臨。推開門,望著堯龍山,到處一片“白”,堯龍山的皮膚變白了,堯龍頂更好像大山上堆出來的雪人似的,默默注視著遠方。它的“白”一般會連續(xù)幾天,我們不得不贊嘆上天的美容技術是頂端功夫。記憶中,堯龍山到了冬季,它會在我們鄉(xiāng)鎮(zhèn)最先白起來,那里也是最冷的地方。 雖說堯龍山就在我們鄉(xiāng)鎮(zhèn)上,但我讀書之時并未去過,對它的認識也多數(shù)停留在遠方眺望看到的樣子和去過那里人回來講給我聽的狀況,對它也只是模糊的感知罷了。 大學畢業(yè)參加工作兩年后(2015年),我才真正去過一次堯龍山。記得那時,我愛人姐妹“五一”勞動節(jié)來我家度假,趁著大家空閑旅游了那里。那天天氣不是很好,天下著朦朦細雨,我們一行十幾人,開車自駕游去的。大約半個小時我們開到了堯龍山山腳,說實話,我當時被眼前霧景震撼了。抬頭觀望,你看不到山有多高,因為山腰被霧氣纏繞,只看到山腳肥大厚重,山腳被綠綠的植被裹著;眼前此景,我以前并未經(jīng)歷過,它一下子勾起了我們一行人的欲望。一下子體會到了大詩人李白“一生好入名山游”的樂趣所在。 一切準備就緒后,我們一行人在父親的指引下開始登山之旅,一陣陣歡聲笑語不停在山谷中響起,而堯龍山像一位老者,慈祥從容,悶不作聲,也許這是他見得多了吧!似乎這山還有更長的路要走,我們一行人走累了也沒達到目的地,也沒看到記憶中的寺廟,偶爾路上遇到幾個行人,他們說還要往前走。就這樣我們一行人累了就休息,休息了繼續(xù)前行,還好人多,免去了一個的枯燥無聊,若是一個人來攀爬,還真不知道能不能堅持到最后。路上我注意了一路風景,山腰上植被也很好,到處云霧繚繞,好似一座仙山。從山腰往下看,偶爾云霧散去的地方,能看到山腳千家萬戶的房子,還能看到鎮(zhèn)上。偶爾我們會在路上用力吼出自己的聲音,讓聲音在山上傳播,享受那回音帶給人的快感!偶爾遇到美的地方,會用手機拍照功能,留下我們來的身影。 大約行走了一個半小時,我們來到了主峰,我也終于見到了夢寐以求要來的堯龍頂,感覺比山腳冷了許多。向下望去,看不到山腳,感覺下面是一個萬丈深淵,不敢越前一步。越過一道道門檻,看到了寺廟,走近寺廟門前,三個大字映入眼簾――瑞峰寺。據(jù)說該寺始修于秦朝,有史書記載于明朝,經(jīng)過歲月的洗禮,給寺廟增添了幾分滄桑。進寺廟里逛了一圈,看到了許多菩薩,也看到了和尚。由于不是香會時期,再加上天氣不好,正逢寺廟正在擴建修補,這里沒那么熱鬧,這可能是今天的遺憾之處吧。 大約就在寺廟附近逛了半個小時,我們原路返回,回去時是下坡路,比來的時候快多了,這樣結(jié)束了堯龍山之旅,也完成了自己心目中的企盼已久的愿望。不知下一次再來游覽堯龍山又是什么時候去了。那時,它又會展現(xiàn)給我的是什么樣的臉龐。 好了,今晚累了,不寫了,言盡于此。 【作者簡介】羅連祝:桐梓縣堯龍山鎮(zhèn)酒店埡村人,大學畢業(yè),現(xiàn)為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三岔河鎮(zhèn)中心小學教師。此文系作者2018年4月7日寫于三洞橋老家。編入本書時對題目有所修改。 上一篇別有天地在堯龍下一篇先成堯龍:夜宿瑞豐寺 |